統計

Content View Hits : 661085
你可以不必痛----下背痛
陳俊峰醫師專區 - 穴位注射
週六, 05 六月 2010 13:58

PART8.筋骨酸痛之三:下背痛

 

 

*腰酸背痛是人類的「原罪」

人類遠古以前的祖先,是以四隻腳爬行的,慢慢的,人類發展到能用雙腳站立起來,大腦因為脊椎的演化而快速發達,成為智力高度成熟的萬物之靈,卻苦了我們的腰和背,從此以後,開始有了腰酸背痛的「文明病」。

爬行的動物是不會腰酸背痛的,例如家中的寵物貓狗,牠們就不會有這樣的毛病,但是如果訓練狗兒老是用兩隻後腳走路,有一天牠也會向你抱怨:「我腰酸背痛!」

 

*牽連廣大的下背痛(腰背痛)

下背痛與感冒一樣,已經成為現代最常見的流行病。人體腰椎共有五節,當中包裹著人體最粗也最長的神經「坐骨神經」。坐骨神經共有五條,在臀部會合以後,直通向腳底。

腰背痛之所以擾人,正是因為它會向下牽連到坐骨神經,經過的部位多、涵蓋的體積大,一痛起來常讓人抓不準原因出在哪裡,所以我常會收到長年久病不癒的下背痛病人。

 

    下背痛發生的原因

˙軟組織受傷

發生腰痛的原因,常常在於部位的軟組織,像是肌肉、韌帶、肌腱發生急性或慢性拉傷、扭傷、挫傷所引起。這可能是跌打損傷的後果,也可能是長期維持錯誤坐姿,或使力不當造成。當我們感到疼痛,而未能及時治療,讓疼痛超過三個月以後,就成為臨床上的「慢性疼痛」。疾病一旦成慢性,軟組織會硬化,治療起來就必須花費較多的功夫。

 

˙椎間盤突出

引發腰痛的另一個原因,就是椎間盤突出。在人體脊椎的關節當中,有一項極佳的避震裝置,就是椎間盤。椎間盤正如其名,它分布在每一節脊椎之間,外面是一圈如橡皮筋一般韌性十足的韌帶纖維,包覆著裡面的脊髓液,緩衝每一節脊椎之間的碰撞擠壓,讓脊椎活動更靈活安全。

椎間盤突出往往是因為患者的姿勢不當,或一時動作過度激烈,導致椎間盤周邊纖維環破裂,壓迫到密佈在脊椎周邊的神經,可能造嚴重的坐骨神經痛。

 

˙脊椎退化性關節炎

  隨著年紀漸長、生理機能衰退,脊髓液也會減少,椎間盤的避震功能不如以往,就慢慢出現脊椎活動不順的症狀,日積月累之後,因為脊椎關節摩擦過度,長出了骨質增生的骨刺。

還有些人雖然不到退化的年紀,可是長期姿勢不良,或是過度使用導致脊椎耗損,也會帶來椎間盤和脊椎提前退化的症狀。

 

˙壓迫性骨折 

骨質疏鬆以後,崩塌的骨頭形成「壓迫性骨折」,壓迫到神經,造成雙重傷害。

這在臨床上經常可見,也是老年人駝背的最主要原因。

 

˙其他

其餘還有脊椎滑脫、脊椎長出種腫瘤等,也會導致腰痛。此外,內臟的病變,像是腎臟發炎、腎結石、婦科疾病等,都會牽連到腰部,造成腰部的疼動不適。

 

【病例】椎間盤突出導致坐骨神經痛

L先生的腰痛時好時壞,還能忍耐的時候,他自己用拳頭捶捶也就罷,嚴重時,就近找中醫師針灸。這樣好歹也過了幾年。

最近,L先生搬家,因為搬得太投入,一不小心扭傷了腰,等他發現自己連上下床都痛苦萬分的時候,才意識到情況真的不妙了。他的痛會像瞬間觸電一般,突如其來的直竄到腳底,讓他剎那間「軟腳」,咳嗽、打噴嚏的時候,這種似燒灼,又似針刺的疼痛又更劇烈。因為常不知什麼時候會突然痛起來,讓他時時「剉著等」,生活頓時愁陷入雲慘霧。

我為他做檢查的時候,見他翻身的動作異常遲緩,而且痛到五官都揪成一團,按壓他的腰,明顯已經失去應有的正常弧度,表示腰椎退化情況嚴重,壓迫到坐骨神經,引發神經以及軟組織腫脹,又加重疼痛的惡性循環,使氣血循環更不通暢,導致病情加重。

椎間盤突出最常發生在腰椎的第四、第五節,按壓此處,患者會酸痛到彈起來。而是否罹患坐骨神經痛最簡易的判別方法之一,就是讓患者仰躺,抬高雙腿。正常人即使抬高九十度也不成問題,但是坐骨神經受壓迫的病人,只要稍稍抬腿就會疼。

我找出L先生最疼痛的穴道,即,「阿是穴」(按壓之後,病人痛得彈起來,直說「啊,是,是,就是這裡」的穴位,因而得名),沿著腰臀連成一線的穴位,注射高科技粹取之生物活性製劑。才注射第一回之後,病人的腰部就已經柔軟許多,注射到了第八次,他自己感覺已經好了七成左右。為求慎重,我請他接受一次精密的核磁共振檢查,發現椎間盤突出的情形比先前改善,應該是穴位注射強化氣血循環,有效清除患部阻塞的代謝廢物,加速組織復原,連帶讓病人感到輕鬆。

不過病灶不除,後患仍在,我建議病人乘勝追擊,趁著腰部恢復健康彈性的時候,勤做復健,好讓腰椎回復應有的曲度與位置,以免病灶坐大,將來又再復發。

 

【醫生的話】

人體重要的「大條神經」和密密麻麻的血管,是穿過脊椎以後才往身體各方向分布的,一旦椎間盤失去良好避震作用,造成脊椎關節擠壓,或是骨質增生(骨刺),壓迫到周邊這些血管或神經,那真是痛到你叫天不應、叫地不靈。

椎間盤突出壓迫坐骨神經的病人,常會因為疼痛而採取偏彎的姿勢,久而久之造成脊柱側彎、下肢肌肉萎縮。

 

【病例】骨刺、坐骨神經痛

八十多歲的Y伯伯,腰部骨刺壓迫坐骨神經,下肢酸麻疼痛不已,忍耐了半年之後,終於還是進了開刀房。開完刀以後,老伯伯依舊雙腿無力,從腰部以下酸痛難當,除了骨刺、坐骨神經痛之外,他的雙手也麻痺無力,左臂又罹患五十肩,種種痛楚讓他整日哼哼唉唉,找遍各大醫院,還是不見效果。

他後來輾轉聽說了我的穴位注射,一登門就展現了「大無畏」的氣魄,要我儘管把招數都使出來。病人愈是不怕針,往往表示他們承受了愈多的病痛折磨,和病魔的剮肉、銼骨相比,戳幾針又算得了什麼!然而,顧慮到Y伯伯的年紀,我還是慎重選了十幾個穴位,以溫和的藥物為他進行治療。

從此,他開始每星期一回,耐心往返台北、台中,幸而我也不負老伯伯所託,讓他每一次風塵僕僕而來,都能帶著更輕鬆、舒緩的心情回家。至今已經四個月左右,治療間隔的時間逐漸拉長,表示確實收到成效。

 

【醫生的話】

我們常聽人說自己的疼痛是因為「骨刺」引起,每年為骨刺進開刀房「括骨」的病人絡繹不絕,但其實醫學上是沒有骨刺這種東西的。一般人所說的骨刺,應該是指脊椎老化以後,骨關節周邊出現突出物,或是脊椎周邊用來保護神經的韌帶和脂肪,因為關節長期發炎而纖維化,失去保護的作用,反而因為硬化而壓迫到神經,這就是所謂的「骨刺」。骨刺壓迫神經引發坐骨神經痛,還會導致下肢酸、麻、無力、抽筋。

基本上,西醫治療下背痛仍是以物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為主,而經過一至三個月治療後,疼痛仍不見改善,醫生就會考慮動刀。

不過,現在有個更理想的方法,就是穴位注射。它能免去開刀的風險,又能達到比內服藥物更積極的治療效果,並且免除了藥物依賴與副作用的風險。

為什麼說它是更為積極的治療呢?

因為穴位注射可以協助經絡的氣血疏通,清除一些壓迫到神經、血管的陳積廢物,一些久治不癒的神經痛,因而得到立即的緩解。

 

 

【病例】壓迫性骨折

S老太太平日就喊腰酸背痛,家人以為這是上了年紀的通病,平日貼貼酸痛藥布,再不行就吃止痛藥勉強度過。直到有一天,老太太胸悶到喘不過氣,送醫院之後,心臟科醫生唯恐發生意外,要求她住院接受檢查。幾天以後,院方依舊找不出原因,病人只好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出院。

老太太的兒女不放心,帶她來找我。我請她調出院方的檢驗報告,發現X光片中有兩處壓迫性骨折,一在胸椎,一在腰椎。她的胸悶顯然是胸椎的骨折所造成,只是心臟科醫師沒有發現,讓她無端受了不少折磨。

而「壓迫性骨折」造成的疼痛,足夠讓人在地上打滾,老太太長期以止痛藥度過,也實在難為她了。病人的年紀大,腎功能又不佳,止痛藥是碰不得的,所以我用高科技生物製劑,選在幾個重要的穴位加以注射。而每注射一回,老太太就更輕鬆一回。現在,只要疼痛一起,她就會立刻來找我,她說,這樣先進的治療,讓她不再害怕無助,感覺就像是重了樂透一樣的幸運。

 

【醫生的話】

現代醫學治療「壓迫性骨折」,仍是以服用消炎止痛藥,或施打消炎止痛針為主。若要進行復健,則必須十分謹慎。因為病人多有骨質疏鬆的問題,不能消受拉扯和牽引的力量,只能以熱敷、紅外線、超音波等舒緩的治療,減輕病人的痛苦。平日則以背架或束腰,強制身體保持一定姿式,避免活動傷及患部。再不行,就只好進開刀房,用類似蓋房子的「灌漿」方式,以專用之醫療材料,把破碎的骨頭黏合起來。